淚個蛋蛋拋在沙蒿蒿林
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喲一道道水
宛轉(zhuǎn)悠揚的信天游響徹疙梁梁
腳踏黃土地
一群茂騰騰后生
羊肚肚手巾頭上上纏
把鏘鏘的安塞腰鼓敲得隆隆震天
安塞腰鼓表演。新華網(wǎng) 楊喜龍 攝
還有那一碗噴香撲鼻
筋道有嚼頭的羊肉面
咥得人酣暢淋漓
......
說起這里
它的樸實和接地氣
讓許多人都印象深刻
即便從沒去過
腦海中也能浮現(xiàn)出鮮活的畫面
這種獨特的氣質(zhì)
會讓人們有種錯覺
仿佛這里總是
“溝壑縱橫、禿嶺荒山、塵土彌漫”
圖為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航拍。新華網(wǎng)發(fā) 謝耿華 攝
但其實在這片黃土地上
早已奏響了
交相輝映的五彩旋律
這,就是延安!
壯美景色
延安
地處黃河中游
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
總面積3.7萬平方千米
雖然地方不大
但美景卻不少
第一次看到位于延安宜川的
壺口瀑布
你或許會震驚于
它過人的氣勢和雄偉的景觀
千瀑競流、白浪滔天
黃河之水仿佛從天上奔騰而下
發(fā)出萬馬嘶吼般的隆隆巨響
壺口瀑布。新華社發(fā) 饒北成 攝
看完了壯麗的瀑布景觀
不如來一場
在雨岔大峽谷說走就走的旅行
流暢的曲線
精美的圖案
這是它的外貌
神秘而獨特
這是它的特性
......
它就像一位高明的“巖石舞者”
讓人流連其中
不愿離開
你可以選擇
在800多公里的沿黃公路上
來一場隨性的自駕游
一側(cè)是危崖峭壁
另一側(cè)是滾滾黃河
在自由穿行的同時
或許能給你帶來
驚險刺激的新鮮體驗
沿黃公路延安段從黃河伏寺灣前穿過
這里
不缺少壯闊的景色
更不乏動人心弦的故事
千年傳說
“天下第一陵”黃帝陵
千百年來靜靜安臥在橋山之巔
相傳
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
親手植下一株柏樹
如今的它
雖然已有上千年的樹齡
長達700多公里的“秦直道”
是秦始皇為了防御外敵
而專門修建的一條
戰(zhàn)備“高速公路”
一半路程修筑在山頭嶺上
另一半建在沙漠草原
可以想象
在生產(chǎn)工具落后的年代
這是一個多么艱巨的工程
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創(chuàng)造了華夏文明史里的曠世奇跡
古代摩崖石刻上
鐫刻著“嘉嶺山”
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
這是范仲淹在此戍守的最好見證
他重視教育,大興學風
還修建了“嘉嶺書院”
深受百姓愛戴
鮮花掩映下的延安寶塔山寶塔。
古跡中的故事
遠遠不能描述
這里所蘊含的豐富文化
獨特傳統(tǒng)
窯洞
作為一種古老的居住形式
是黃土高原上獨特的文化符號
就地取材、依山而建
這其中凝聚了延安人的智慧
過去
一位農(nóng)民辛勤勞作一生
最大的愿望
就是修建幾孔窯洞
有了窯洞娶了妻才算是成家立業(yè)
它是人們
累了歇腳的地方
餓了吃飯的地方
困了睡覺的地方
......
這一孔孔窯洞
在一望無際的黃土地上
最亮眼的
定要數(shù)紙糊的窗戶上
貼著的大紅窗花
云頭、貫錢、福字、花鳥、灶狗
......
窗花圖案復(fù)雜多樣
但寄托的情感大都一樣
婦女們將自己
對平安吉祥的祈望
都剪進了剪紙里
也鑄就了安塞剪紙
“神奇而美麗,質(zhì)樸而堅強”
的風格特點
如果說
剪紙活動是婦女們的“小聚會”
那秧歌就是男女老少們
都喜聞樂見的“大聯(lián)歡”
“敲起來扭起來
不敲不扭唱起來”
伴著喧天的鑼鼓嗩吶聲
粗獷帥氣的漢子
俊俏嬌羞的女子
腳下踩著“十字步”
撐花傘、舞彩綢、騰彩扇
扭得熱鬧非凡、紅紅火火
延安人的淳樸憨厚
和對生活的熱情
都在一曲秧歌中
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里的林林總總
每一個都震撼心靈
但即便這樣
也比不過延安這座城市的氣魄
紅色印記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里!”
從革命舊址楊家?guī)X
到新農(nóng)村建設(shè)試點村梁家河村
延安是幾代領(lǐng)導人牽掛之地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紅軍經(jīng)過萬里長征來到陜北
給延安烙印上了
特殊的紅色印記
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
就是在這里
生活和戰(zhàn)斗了幾多春秋
運籌帷幄
加向前
延安
見證了中國革命
從艱難困苦
在恢宏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前
感悟振興奮進的“延安精神”
在七大會議召開的舊址前
5月7日
陜西省政府宣布
延川、宜川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標志著革命圣地延安
全部“摘帽”
從此告別絕對貧困
如今的延安
貧困人口
“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xiàn)
農(nóng)村基礎(chǔ)設(shè)施全面改善
脫貧基礎(chǔ)日漸堅實
......
226萬老區(qū)人民精神煥發(fā)
正為開創(chuàng)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
而接力奮斗
從時空隧道中
一步一個腳印地向我們走來
蛻變出斑斕的色彩
熠熠閃耀,宛若新生
這,就是延安!